技术文章

Technical 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如何保养和维护气体检测仪?

如何保养和维护气体检测仪?

更新时间:2025-10-23点击次数:100
气体检测仪的保养和维护需围绕定期校准、日常清洁、部件维护、存储管理四大核心展开,才能确保其检测精度和使用寿命,避免因设备失效导致安全风险。
 
1.定期校准:保障检测精度(核心步骤)
 
校准频率:按设备说明书要求执行,常规情况下,便携式检测仪建议每3-6个月校准1次,固定式检测仪每6-12个月校准1次;若检测环境恶劣(如高粉尘、高湿度)或频繁检测高浓度气体,需缩短至每1-3个月1次。
 
校准方法:优先采用“两点校准法”(零点校准+标准气体校准),使用与检测气体匹配的标准气体(如检测一氧化碳用100ppm标准CO气体),通过设备自带的校准功能完成操作,校准后需记录校准日期、标准气体浓度、校准结果等信息。
 
校准异常处理:若校准后误差超出允许范围(通常±5%),需检查传感器是否老化、气路是否堵塞,必要时联系厂家更换传感器或进行专业维修,不可继续使用未校准合格的设备。
 
2.日常清洁:防止部件污染
 
外观清洁:每日使用后,用干净的软布蘸取少量清水(或中性清洁剂,如酒精)擦拭设备外壳、显示屏和按键,去除表面灰尘、油污;避免使用腐蚀性清洁剂(如强酸、强碱),防止外壳或屏幕损坏。
 
气路清洁:定期(如每月1次)检查进气口和滤尘器,若发现滤尘器堵塞(有明显灰尘或异物),需取下用压缩空气反向吹洗(压力≤0.3MPa),或更换新的滤尘器;禁止用尖锐物品清理进气口,以免损坏气路密封件。
 
传感器清洁:便携式检测仪的传感器若暴露在外,需用干燥棉签轻轻擦拭表面(仅针对可清洁类型),不可沾水或触碰传感器核心部件;固定式传感器需定期检查防护罩是否完好,避免粉尘、水汽直接侵入。
 
3.部件维护:及时更换易损件
 
电池维护:便携式检测仪的充电电池需按说明书要求充电(通常充满即可,避免过度充电超过12小时),长期不使用时(超过1个月),需先充满电再存放,且每3个月补充充电1次,防止电池亏电报废;若发现电池续航明显缩短(低于额定时间的50%),需及时更换同型号原装电池。
 
传感器更换:传感器有固定使用寿命(通常1-3年,具体看气体类型和使用频率),当设备提示“传感器老化”或检测精度持续下降时,需更换原厂适配的传感器,更换后必须重新校准才能使用;更换时需关闭设备电源,避免静电损坏新传感器。
 
密封件检查:定期(每3个月)检查设备的外壳密封胶条、气路接口密封垫是否老化、开裂,若有损坏需及时更换,防止外界气体渗入影响检测结果,尤其在检测有毒、有害气体时,密封失效可能导致检测数据失真。
 
4.存储管理:避免环境损伤
 
存储环境:设备需存放在干燥、通风、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,温度控制在-10℃-40℃,相对湿度≤80%;禁止存放在阳光直射、高温高湿(如浴室、厨房)或有强烈震动的地方,避免显示屏、传感器或电路元件损坏。
 
便携式设备存放:长期不使用的便携式检测仪,需取出电池(若可拆卸),单独存放,设备和电池分别放入防潮袋中;存放前需确保设备已清洁、关机,避免误触按键耗电。
 
固定式设备维护:固定式检测仪需定期检查安装支架是否牢固,线缆连接是否松动,若安装在户外,需确认防雨、防晒罩是否完好,避免雨水侵入设备内部导致短路。